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是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逐漸總結、積累、歸納、升華而成的系統理論,對指導臨床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經絡具有溝通上下表里、聯系臟腑器官與通行氣血的功能?!秲冉洝氛J為:十二經脈“內屬于臟腑,外絡肢節”,具有“行氣血而營陰陽,儒筋骨,利骨節”的生理功能?!秲冉洝酚终J為:邪氣侵襲人體,“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才舍于孫脈;留而不去,才舍于絡脈;留而不去,才舍于經脈;內連五臟,散于腸胃”。這是邪氣通過經絡從體表皮毛而逐漸里傳入五臟六腑的病理過程。當然,通過經絡的聯系,內臟病變也可以反映到體表的一定部位,如,肝陽上亢可見目赤、頭痛;肺疾可見胸痛、咳嗽;心疾可見胸悶、心悸;脾疾可見濕困疲乏;腎疾可見腰膝酸軟等。
推拿治病,尤其是對內、婦科疾病的推拿治療,經絡學說更具有指導意義。推拿時主要是根據某一經絡或某一臟腑的病變,而在病變的附近或按經脈循行部位上取穴,通過手法刺激,以調整經絡氣血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如太陽頭痛取風池;陽明頭痛取合谷;胃脘痛取足三里;心痛取內關等。由此可見,經絡腧穴對指導推拿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人體的經絡系統是由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組成。其中較為粗大的,分布較深且縱行的主要干線,稱為“經”,亦稱“經脈”。而較為細小的,經的分支,深淺部均存在,網絡于經脈間的稱為“絡”,亦稱“絡脈”。其中經脈包括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十二經脈(統稱正經)和奇經八脈(統稱奇經)是經絡的主要部分。
小編: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