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始祖,暗含深刻的陰陽道理,是在《周易》之前就有的,是易之源頭。北京中華世紀壇大型浮雕的一幅圖案記錄的就是上古時期勞動人民運用《河圖洛書》的規律勝人、勝天的故事。洛陽王城公園的大碑上刻有“根在河洛”四個大字。炎帝、黃帝、伏羲氏時代,黃河中出現一匹龍馬,其背上的圖案就是河圖;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從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龜,其背上的圖案就是洛書。河圖洛書是古人觀察天象,總結宇宙規律的成果。
河圖之形為圓,洛書之形為方。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是河圖所講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碧鞌倒参逦?,相加數為二十五,地數也是五位,相加數為三十,所以地球上每月有二十五天看到月亮,有三十天看到太陽。天數地數相加為五十五,五十五又叫“大衍之數”。
洛書中五居中,上下、左右、對角相加均為十五,也就是四正位(南北東西)、四隅位(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都是十五,十五為月圓之象?,F代科學認為,天體的運行對地球,對人類生命有影響,古人早已認識到這一點。月球運行每月由于吸引力,致使地球潮汐有兩次大的升降和兩次小升降。與之相對應,人身的子午流注每月也有兩次大的盈落,兩次小的盈落。河圖中規定,“○”表示天,“●”表示地,“+”表示四象(四季)。天數為九,為陽的應用,地數為六,為陰的應用。
“河圖洛書保健按摩技術”是古人根據河圖洛書原理作用于人體醫療保健實踐上總結出來的一套方法,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產物。中華民族的祖先早已認識并掌握了“萬事萬物之間必有聯系”這一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并試圖用這一觀點認識和解決人類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古人認為天體為大宇宙,人體為小宇宙,天人是相應的,更何況天體與人體存在這某種類型關系,所以古人認為天有九宮,人也有九宮,。九宮像九穴,分五行,五行對應五臟六腑,這就是河圖洛書保健推拿技術于中國傳統醫學之間的淵源。
這套技術保健治療效果顯著,特別對神經性頭痛、頸椎病、腰背疼痛、四肢麻木痛及五臟六腑疾病有特殊療效。